新聞
真实虚构电影院
在集装箱大小的封闭空间里,听着电影原声音乐,透过一块“空”的银幕,观看熙熙攘攘的街头真实景象,会是怎样一种体验?3月18日,由方孜国际艺术机构联合岭南画院共同举办的公共艺术作品“真实虚构电影院——岭南映像”展览正式开幕,观众可走进其中欣赏真实版东莞故事“电影”。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潘新潮及国内外数十位专业嘉宾、数十家媒体代表以及其他各界人士参加了开幕式。
东莞展三月后开始全国巡展
“真实虚构电影院——岭南映像”在人民公园东门停车场、鸿福路玉兰大剧院左侧、东城步行街同时展出,并在东莞岭南美术馆4号展厅播放实况录像。
“真实虚构电影院”的外形看起来像一个集装箱,每个长12米、宽5米、高2.7米,可容纳26名观众,由瑞士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制作,内部设施按照专业电影院的模式布置。
当观众坐在这个独特的空间里,视线前方一面“空”的银幕就像“真实的电影银幕”,“播放”着街头每分每秒发生的精彩故事。艺术家们还给这场真实的“电影”配以电影原声音乐,由此激发每个人看到真实电影的独特情感。举办方表示,“真实虚构电影院”可以跨越文化和语言的界限,来自不同文化、教育背景的观众都可以毫不费力地理解他们自己的“电影”。
“真实虚构电影院”在东莞展出时间为3月18日-6月18日,此后,举办方将在全国进行为期一年的巡展,并将“真实虚构电影院”的中国之旅制作成纪录画册和影像作品。
国际知名策展人克劳斯 李特曼说,“‘真实虚构电影院’在中国巡展的首站之所以选择东莞,是因为东莞这座城市对文化建设很有远见、对引进国际艺术项目很有眼光,相信东莞能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焦点城市。同时,我们期待‘真实虚构电影院’项目能为东莞市民带来愉快的精神享受。”
方孜艺术机构负责人吴沫表示,这是东莞第一个非盈利临时公共艺术作品,将赋予这个城市完全新的视觉,市民参与到艺术互动中,在经典电影音乐中经历自我、沉静思索,促使大家更用心关注和体味所生活的城市,让城市更包容、更友爱、更和谐。
看真实“电影”感受“不一样东莞”
此次在东莞巡展的“真实虚构电影院”,分别陈列于公园、大剧院、商业街等三处人流密集、功能各异的地方,并且免费对市民开放,对于这种安排,主办方表示,就是希望市民能停下匆忙的脚步,走进这个特殊的电影院,观赏每天发生在身边的鲜活精彩的故事。
“我曾经以三句话描绘了一个‘东莞梦’:‘让务实的东莞增加一些浪漫情怀!让开放的东莞增加一些国际视野!让富裕的东莞增加一些文化品位!’今天开幕的这个国际性公共艺术展览项目,正是我们向着这个‘东莞梦’迈出的又一新步伐。”开幕式上,潘新潮对该国际性公共艺术展览项目在莞展览给予高度评价。
他认为,“真实虚构电影院”让观众从特定的窗口看向虚拟的银幕,观赏真实自然、时刻变幻的东莞故事,必定会感受到东莞既熟悉又陌生的一面,从而发现与过去的感受“不一样的东莞”。同时,该公共艺术作品中国巡展的首站,就选择了东莞,而没有选择北上广等一线城市,说明东莞在公共艺术的建设展览及其国际交流方面,已经接近一线城市,可以看出东莞文化活力迸发、直逼一线城市的一面,已经呈现出与所谓的“文化沙漠”印象完全“不一样的东莞”。
该公共艺术作品及虎门“自然混沌”项目的引进机构均为方孜艺术机构,致力于宣传“艺术改变产业”的理念,推广第五时尚艺术莞项目,把国际著名艺术的衍生品研发、设计、生产与东莞制造的优质、强大、快捷等众多优势嫁接起来,打造出更多更好的东莞制造品牌。
“‘真实虚构电影院’还让人看到东莞正努力践行‘艺术改变产业’的理念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面,从而发现与“世界工厂”印象‘不一样的东莞’”。潘新潮说。
■参考资料
“真实虚构电影院”:项目始于2010年11月的苏黎世,随后在伯尔尼、巴塞尔—42届艺术巴塞尔期间、提契诺州的洛迦诺电影节期间展出。在9个月巡展中,超过71000人走进了这个“电影院”。著名艺术评论家莱因哈特.斯塔姆评论称,“虚与实交融在一起,是我们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方式。”
方孜国际艺术:2007年,方孜国际艺术在美国成立,2013年开始在中国拓展。方孜秉持着对艺术本质的纯粹追求,致力于把全球最好的艺术带到中国,并为中国与世界构建艺术领域的桥梁;为公众、艺术家、收藏家、艺术爱好者,以及企业与政府创造一个独特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精神追求空间。“自然混沌”是方孜第一个在中国落地的公共艺术项目。这件由比利时艺术家阿纳.奎兹(Arne Quinze)创作的大型永久装置,高30米、重60吨,已成为东莞的艺术地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