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
真实虚构电影院
时间:2016年11月26日14:30-15:30
地点:思南公馆小广场(思南路复兴中路)
内容简介:
电影院,众所周知的噤声之地。
“真实虚构电影院”是一个在真实中不断发生、将要发生以及未发生的场所,却从不掌控发生。这意味着它以其自身的形态“背叛”电影院的内在形式——而让真实自由地发生。所以,在噤声之外,这一次我们需要更多的发声。
语言,作为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创造冲动,与主体之间一直保持着微妙的关系。当言说成为表达自我的工具时,却在它发生的那一刻,同时来到了“作者之死”的时刻。我们不能否认,在具体使用中,能指和所指并非一成不变并且一一对应,语言在离开我们的一瞬间,便飘摇在言不及意和言外之意的诸多不确定之中,罗兰·巴特的《恋人絮语》用一种解构的方式将语言和爱情的形态进行互文,当一种不连续性、不确定性、流散性充斥于文本之间时,似乎爱情那种支离破碎却五光十色如万花筒一般的感觉也表露无遗。当投入阅读时,相似的体验也在发生,我们从以自我为中心的主体感受中走出,渐而进入文字构建的世界里,在被现实生活拉扯住的同时又抑制不住深入的冲动,在封闭的文本中又走入了无尽的开放。似是一种虚构,却又真切无比。“真实虚构电影院”邀请观众注视聆听的同时,也在开放一种延宕的可能性,正如它消解掉观众与演员的界限,它也在消解言说与倾听的中心位置。打开书本,让文字随之流出,隔绝你我的外部世界失去边界,借由语辞打破时空之维。当你发声,一切才刚刚发生。
11月26日,“识字街头”Voiceon Street活动,在思南公馆“真实虚构电影院”屏幕前,邀你一起朗读。你可以读张爱玲的《小团圆》,读徐志摩的情书,讲一段老上海的风花雪月;读《申报》上的旧闻,重新解读百年前的新鲜事;读上海旅游手册,读红房子的菜单,把简单直白的介绍演绎得活色生香;读教材书,读说明书,把晦涩难懂的文字创作成诗……普通话、上海话、粤语、英语、法语等等,所有的方言都可以在这里发声。
届时,我们将以多种媒体形式呈现这次活动,现场将进行手机直播,思南公馆大屏幕上也将同步播放。所有即时发生的路人的参与、拍照、互动、评论等,都将在这里集合出场。
主办单位:“真实虚构电影院”、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、思南公馆
“真实虚构电影院”艺术家:克劳斯·李特曼、由布·科里维京
“真实虚构电影院”中国巡展策展人:邱晓坤
“识字街头”策展人:陆晔、李华强、徐佳
“识字街头”执行总监:曾娇丽
“识字街头”执行助理:黄显